顯示具有 戰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戰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月24日

Kill the king (2016) 弒君 介紹



Kill The King
弒君

   

   人數 2                           時間 40-60分鐘                          年齡 13+     


Kill The King(弒君)是KS上集資,一款中古背景的戰爭遊戲,也是簡易的圖板戰棋。


遊戲的主軸是是雙方對戰遊戲中有三種模式可以選擇


  • ATTACK AND DEFFENCE 攻擊與防守
  • KILL THE KING 弒君
  • GIGAMODE  巨大模式
其實差異性不大,在ATTACK AND DEFFENCE是以一條道路作為間隔,而做對抗。
KILL THE KINGGIGAMODE 就是以一個為攻城方一個為守城方的對抗,只是一個是一張地圖,另一個是兩張地圖合併起來。



一場遊戲由11個回合所組成:
在遊戲內容中

基本的部隊單位
Battering Ram(攻城方) 攻城槌
Archers 弓箭手
Spearmen 矛兵
Swordsmen 劍士
Cavalry 騎兵
Catapult 投石車





















基本的領袖單位有
The Ranger
The Treasurer
The Knight
The Engineer







各個單位與領袖
也都有著不同的基本素質跟能力

用劍士來做個範例:
紅色的箭頭,畫著一個腳寫3
代表移動力為3
可以走3格
黃色的箭頭,畫著一個拳頭寫3
代表他的攻擊判定為3
在攻擊對方時,骰到3以下包含3即為命中
橘色的箭頭,畫著盾牌寫著不同數字
再被攻擊命中時,骰到數字以下,就沒有被消滅,不同方向的防禦力不同







也大略說一下不同兵種的特性。
弓箭手最少只能攻擊前方空一格以上的單位(無法近戰),最遠到4格,越遠命中越低。
矛兵可以貫穿攻擊前方兩格,正面遇到騎兵攻擊,防禦變成5。
投石車最近攻擊距離為兩格,最遠五格的十字攻擊範圍,不能移動後攻擊。


遊戲看起來相當的簡單易懂,但玩起來就變的是一個思考性十足的遊戲,加上KS集資解鎖後,多了不少新的單位。
Battlista 遠距離貫穿單位。
Siege Tower 攻城塔,方便入侵城牆。
War Elephant 戰象,最高傷害命中及高防禦的單位。
Flaming Pigs 火豬陣,最高傷害命中,但防禦力為0。
Beastmaster 野獸大師,可以防止戰象的狂暴。

所有對戰組合,可以靠分數自組,不同的組合會有不同的戰場效果的發揮,易懂難精,也很有抽象棋的感覺。

在小編購買這款遊戲時,作者有稍微提到,之後會加入一些奇幻的擴充。小編是覺得這款遊戲室還滿有趣的,到時的擴充應該也會捧場,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試試看這個遊戲。



騎兵隊,幾乎是裡面最可怕的部隊,機動性高,攻防平均,又兩條血。
兩軍對峙,利用肉盾在前方阻擋,後方不滿的弓箭手,絲毫不給對方活路走。
部隊在自己回合時,都可以任意轉向,不要把最脆弱的面向對著敵人,能攻擊的方向也都只有正前方。
攻城槌在攻城了,但對方城牆上也站著好幾隻的弓箭手,在射擊城下的部隊。









遊戲對戰影片(可以看一下!!!)

BATTERING RAM

2016年8月29日

2 de Mayo (2008) 馬德里起義



2 de Mayo
馬德里起義

   



   人數 2                           時間 20分鐘                          年齡 12+     



2 de Mayo看起來很怪的名字,其實配上下面的說明,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歷史事件,也就是為什麼這款遊戲不是直接翻譯成5月2日。


小編稍微找一下資料介紹這款遊戲的背景來由:

拿破崙訓示錄:「歐洲至庇里牛斯山為止。」意思是說山的那一邊--即西班牙與葡萄牙不屬於歐洲文明的範圍。西班牙與葡萄牙是懦弱愚民之國。
拿破崙因大陸封鎖政策為懲罰葡萄牙港口仍與英國往來,本出兵借道西班牙想消滅葡萄牙。後來拿破崙乾脆想吃掉伊比利半島。
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四世(Carlos IV)目光短淺、聽信佞臣的庸人。由於他的一系列錯誤決策,使西班牙遭到巨大危機。

The Family of Carlos IV

西班牙被迫於1796年8月18日與法國結盟,結果成為拿破崙反對英國的工具,在與英國的戰爭中受到更大的損失。1805年,西班牙海軍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被納爾遜率領的英國海軍全殲。
1807年10月,法國對葡萄牙宣戰,與西班牙簽定「楓丹白露密約」瓜分葡萄牙,11月法西聯軍入侵葡萄牙,隨後法軍佔領了西班牙的戰略要地。
1807年拿破崙入侵西班牙,使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四世實際成為傀儡。
1808年2月迪埃梅斯率軍進入西班牙並佔領卡塔盧尼亞,不久拿破崙的妹婿繆拉以副帥身份指揮西班牙方面軍。3月9日拿破崙命令外長康佩尼轉告西班牙,法軍將進入馬德里假道卡地茲去圍攻英軍控制的直布羅陀。
3月24日繆拉率蒙塞、杜邦進入馬德里,拿破崙則在巴約納親自指揮。此時在西班牙的法軍已達11萬人。
卡洛斯四世、王后及寵臣戈多伊早已被來勢洶洶的法軍嚇壞了,急忙逃出首都,但在阿蘭瑞茲被憤怒的人民攔住,還把戈多伊毒打一頓並關起來,國王為了保命而宣佈讓位給斐迪南七世(Fernando VII)。
但繆拉進入首都後,卡洛斯四世又反悔了,他辯稱退位是在違反自己的意志下進行的,於是拿破崙以調停父子矛盾為由邀請西班牙王族到巴約納。
1808年4月30日一干人等都到了巴約納,父子倆一見面就激烈爭吵,拿破崙當他們父子是笨蛋,正當全體成員聽候拿破崙裁決時,拿破崙突然宣佈父子倆都必須放棄王位,並將他們及王室成員抽離西班牙,送到法國去監管。
拿破崙以為不費一兵一卒便得到伊比利半島,正當他自鳴得意時,一場風起雲湧的人民武裝游擊戰迅猛地掀起-稱之為「半島戰爭」(西班牙稱其為「獨立戰爭」,葡萄牙稱其為「法國入侵」,而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人則稱之為「法國戰爭」)。
半島戰爭從1808年由法國軍隊佔領西班牙開始,至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打敗了拿破崙的軍隊結束。
1808年5月2日 西班牙馬德里居民起義反抗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
拿破崙並不把西班牙人民起義放在眼裡,拿破崙甚至輕蔑地稱他們為不堪一擊「流氓」。
沒想到拿破崙認為不堪一擊的西班牙人竟於1808年5月2日在馬德里集體抗法起義,連女人也站起來反抗。法國軍隊與馬穆魯克騎兵開始鎮壓馬德里民眾。
馬德里軍民可歌可泣的奮勇反抗,展開慘烈的巷戰。
尤其駐守蒙地利昂(Monteleón)火砲營房的西班牙指揮砲兵殊死反抗的佩德羅(Pedro Velarde y Santillán)隊長與德魯斯( Luís Daoíz de Torres)率領37名士兵擊斃入侵百名法軍被視被為西班牙民族英雄,
當日28歲的佩德羅隊長於當日與所屬部下全數戰死 於蒙地利昂火砲營房門口。

EL dos de mayo de 1808

1808年5月3日(The Third of May 1808)法軍展開報復式的射殺,數百名馬德里公民被公開屠殺,類似的屠殺報復也在西班牙其他城市繼續了好幾天。

EL tres de mayo de 1808

馬德里起義被強力平息後,5月5日拿破崙任命新「特首」去掌管西班牙,拿破崙的老哥約瑟夫·波拿巴為西班牙國王。
西班牙老百姓以費迪南德的名義(稱其為「全名渴望者」)號召人民反抗法國入侵者。但是這個舉動遭到西班牙人的反對,拿破崙根本無法平息當地的暴動。
這場戰役被稱作「鐵鎚與鐵砧」戰役,「鐵鎚」代表的是數量為4萬到8萬的英-葡聯軍,指揮官是第一任惠靈頓公爵,阿瑟·韋萊斯利;同另一支「鐵砧」力量——即西班牙軍隊和游擊隊,以及葡萄牙民兵相配合,痛擊法國軍隊。
英國於是在西元1808年介入西班牙爭端,英軍8月8日登陸蒙得戈灣,8月30日占領了整個葡萄牙。
西班牙的「半島戰爭」將牽制30萬法軍於西班牙游擊戰﹙英文游擊戰:guerrilla的來源)泥濘無法調動至主戰場普魯士前線,導致「反法聯盟」形成,也導致法皇拿破崙第一次下台重要原因。
1813年英軍在維多利亞戰役的勝利和向法國西南部的進軍迫使法國從西班牙撤軍,並且1814年費迪南德七世重新成為西班牙國王。
以上文字資料來源:點我連結




看完了以上,我們回到遊戲中。

這是一款2人對戰遊戲,分別扮演法國(拿破崙軍團)及西班牙(馬德里起義的人民),在十回合的對陣中(一個回合的模擬真實時間是30分鐘,此為歷史模擬遊戲)

起始設置;外圈的法軍要到第三回合後用移動進入版圖

回合紀錄卡

每個回合會有四個流程:

  • Preparation 預備階段
  • Orders 命令階段
  • Movement 移動階段
  • Movement 移動階段



Preparation 預備階段 
雙方玩家各自從牌庫抽屬於自己的事件卡成為手牌(不過第一回合法國是二選一,西班牙是固定牌),若有一方手牌比對方少三張以上,可以選擇禁止對方抽牌。
注意!卡片上若標示"Play Immediately"就必須抽完立刻打出。
藍色牌背違法國,紅色牌背為西班牙。



Orders 命令階段
在此階段,每個玩家祕密地寫下軍團命令在一張回合紙上。(同區塊裡的同色方塊算同一軍團)
像是Area4 到 Area5即寫下4-5,只能從相鄰的區域移動。
有幾項特殊規定:
"西班牙"一個軍團不能被分散移動。
"法國"一個軍團可以允許被命令分散至兩個區域法國有移動。


17-10,17-15
也就變成兩個軍團









"西班牙"每個軍團都可以被下一個命令移動。
"法國"總共只能下兩個軍團命令。且例如上圖的17-10,17-15即為兩個命令。
不過在區域14,區域15,區域16內的軍團命令不算在兩個軍團命令內。
從馬德里外移動入內的增援也是使用命令移動。

注意!有寫下的命令若是有錯誤,即命令是被取消的。

Movement 移動階段
雙方玩家在此階段公開移動指定(之前寫在回合紙上的),然後玩家可在此時打出想要出的事件卡,然後執行命令。

注意!西班牙優先於法國行動。

若兩方軍團同於一個區域(稱之為爭奪區域),於此區域的所下指令
西班牙可選擇至少一半的軍力留下,另一半撤退離開。(有時人單力薄,保留點實力是必要的)。
法國不能撤隊,得留在原地。
在爭奪區域中,西班牙可下指令,留下一半以上兵力撤退

法軍無法在爭奪區域下指令移動

注意!同一個軍團不能連續移動。Ex: Order: 4-5,5-7,若5原本沒有兵力則,做完4-5則取消5-7的指令。














注意!執行每個指令,最少要移動一個軍力,否則無效。

Resolution 結算階段

在之前的移動過後,會產生一些爭奪區域,在此階段中會計算雙方的軍團強度(為軍力加上卡片效果),而做比較後,造成軍力損失。

計算起來算是相當簡單
例如

法國3:西班牙2
那麼3>2,且3為2一倍但不到兩倍,
西班牙就損失1軍力。

西班牙6:法國2,
那麼6>2,且6為2的三倍,
法國就損失2軍力。

若相同軍團強度相同,則雙方無損失。

注意!在第四階段開始時,所有爭奪區域都得得結算。




十個回合後,遊戲結束。

法軍勝利需以下三點同時達成

  • 西班牙勢力全數被殲滅。
  • Madrid(Areas1,6,16,20)都至少有一個法軍單位駐守。
  • 法軍不能損失超過4個以上的軍力。
若有任一條件不符合,皆由西班牙獲勝。


遊戲中的地圖板塊


.
真實1808年的Madrid地圖,重制度相當高





















實際跑起來的過程,出奇的歡樂,未公開資訊的命令,在此遊戲中真的是亮點。
不過更重要的是,遊戲中歷史融入感利用事件卡也是絲毫未減。


後記:
當初看到這款遊戲時,小編傻傻地只買了擴,然後一直不能玩,主遊戲也是大概兩個月前才收到,這兩三周就一直在看資料,努力在九月底前交給  知名部落客納吉姆(記得整體挪抬)。

也因為要寫這篇介紹,讓小編查了滿多背景看了滿多地圖,因此多認識一點文化,歷史,藝術,及許多以前未知的事。

一些資料:























































2016年8月27日

【開箱】GJ44:龍虎三國志

(其實這本跟另一本「信長的最大危機」是一起買的,不過,一直沒有機會開就是。托吉姆的福,打算找時間先來玩玩看。)

自從吉姆的「草包(曹操的最大危機)」引起熱大的迴響後,一些具有潛力的戰棋咖,或者不曾接觸,但看到吉姆都上了,也會想嘗試看看的朋友,有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冒出(知名部落客的魅力~^^)。

這邊,就做個開箱,介紹另一款也是以三國為題材的圖板戰棋:龍虎三國志。

(雜誌的背面。GJ上次我開過一本,但對裡面的印象還好,主要是因為跟WGJ比。所以,在還沒開箱前,對這本的期待並不高。)

(哇喔!加分!加分!我喜歡這兩頁,也是僅數少有的彩色頁,但重點出來了,加分!加分!)

(沒想到這邊居然有漫畫版的人物畫像。對華人世界來說,這些人物,算是耳熟能詳,看到圖片的時候,也會有親切的感覺。)

(GJ算是一本滿專業的戰棋雜誌。除了會有介紹說明外,還有一些數據統計與分析,喜歡研究的朋友,儘管文字看不太懂,但應該還是可以推敲出一二。)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日本的天津老師。沒想到他的作品還滿多的,有機會再來研究一下其他的遊戲。)

(這一期,真的專門在講「三國志」。除了「龍虎三國志」外,沒想到在日本,還有這麼多「三國志」遊戲。雖然有時候會調侃一下光榮,感謝KOEI,但若沒有這家公司在遊戲上的努力,三國也好,戰國也好,又豈能這麼廣為人知?只是,回頭去看看華人的世界,相較之下,人家比我們還要重視這些歷史,豈不感慨?)

(這頁也是「三國志」喔!只是層級拉高了,到了「謀略級」。)

(雖然看不懂B級分類的意思,但重點在左上:「回到未來」卡片遊戲!超想要的,可惜很難買。不過,還好,我有另一個,下次介紹。 ^_^)

(是ASL耶!想要了解這個遊戲的朋友,不妨參考:Robin's WarGame Room
,我的ASLSK是他教的。很值得一看喔~^^)

(GJ所出的雜誌。如果它寫賣完,就是真的賣完,想買不是天價,就是買不到......XD)

(終於來到主角啦!遊戲內容物大合照!)

(規則書。日文耶!沒關係,官網有提供簡體字版的中文翻譯。傳送門連結:http://www.gamejournal.net/download/chinese/index.html。)

(指示物、Token、算子。好,不管哪一個,反正你知道意思的......XD)

(指示物近拍特寫。GJ讓我們特別喜愛的原因,除了它是專門的戰棋雜誌,以日本戰國為主外,也會有其他的戰史、戰役。重點:漢字啊!看到這些指示物直接漢字給你,不用在自己中文化,有沒有一種很感動的Fu?然後,不要問我:孫堅跟孫策為何長得一樣?父子!是父子。那程普跟黃蓋呢?是......@!$%#^%&&*,就一種圖示嘛!那不是重點啦!XD)

(很舒服的地圖。簡單明瞭,然後看起來應該是區域移動。戰場則概括當時三國時期的疆域。)

(天命表。這個天命表,跟我所知道的天命系統,好像不太一樣。之前知道的,是每一個時期結束,就要幫君主、將領擲骰,過了,就繼續存活到下一個時期。當然,也有可能提早夭折,算是滿有趣的設計。如果對這種天命系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戰棋雜誌」季刊第7期 三國戰記,是台灣戰棋設計師:小詩人,所設計的遊戲。除了題材也是三國外,作為一本戰棋雜誌,這樣的價格,算是物美價廉。至於GJ龍虎三國志這個天命系統,則要再研究一下。^^)

(蠻族襲擊表、耗損表、策略表。通通印在地圖上,感覺滿不錯,不需要額外在拿表來查,一目瞭然。)

(捕獲?難道可以抓將領?這感覺頗有趣。另一個我就看不太懂,到時候得查一下規則了。)

(手番,應該就是遊戲順序;戰鬥,流程也印給你,真的滿方便。我喜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文字來源:Google。)

【感想】
由於規則我還沒研讀,所以內容如何,我暫時無法回覆。

但目前看到的,有幾個亮點:
1、規則不多,比起「曹操的最大危機」,上手更加容易:曹操的最大危機,難度3,時間4~8小時;「龍虎三國志」,難度2,時間2~5小時。

2、有天命系統。但這個天命系統如何,要去研究。XD

美工部分,個人是滿喜歡的啦!

推薦給同樣喜歡三國題材的朋友們。

2016年7月15日

【戰報】GJ32:關原大作戰

(GJ,Game Journal,日本的圖板戰棋雜誌,是最近踏入的新領域。而GJ32這一期,收錄了兩種不同玩法的關原之戰:関ヶ原大作戦/入札級関ヶ原。圖片來源:Google。)

其實,原本最近我是要玩「歐洲模擬卡車2,Euro Truck Simulator 2」的,但,剛好先後與程樊玩了CCA,接著又跟好友Mike學了這款關原大作戰。結果,卡車重新安裝完,還沒有機會開到。想一想,自己都覺得很有趣。

不過,有朋友肯一起在線上玩圖板戰棋,當然還是優先選擇。畢竟,開卡車,隨時都可以開~XD

這款GJ32的關原大作戰,算是該雜誌裡面的其中一款遊戲。遊戲的玩法、規則等,可以參考Mike這篇:GJ#32 関ヶ原大戦 (vassal)

而這一篇,則是在教學場過後,與Mike討論了、勘誤,自己Solo的戰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為了方便閱讀,在開始之前,先解說幾個基本東西。

西軍我會用藍色框表示,東軍則是紅色框
城池不管是哪一邊的,都用黃色框(藍底字)

西軍中,分成兩派,一個是主戰派,例如:石田三成大谷吉繼(遊戲裡通稱『西軍主戰派』)。另一派,則是觀望派(遊戲裡通稱『西軍諸將』),例如:吉川廣家小早川秀秋。搖擺不定,沒到最後關頭,不會輕易投入決戰。

東軍比較團結,應該說:目標一致。但儘管如此,還是有分成核心派(遊戲裡通稱『德川、譜代』);另一派則是對德川效忠,又或者不爽石田三成,例如:黑田長政福島正則(遊戲裡通稱『東軍外樣』),叛變的機率低,但還是有可能叛變。

●每一個Token(遊戲裡稱為『軍勢』),大約代表實際約3000~3500人左右。

以下,就是這場遊戲的戰報。

 (這是一開始的設置圖。東軍在右邊的『尾張』,地圖上,有標示部署位置,但單位怎麼分配,完全看玩家。這點挺不錯,給予彈性及自由,會因為想法不同,而有不同的配置。至於黃色圈起來的,則是重要的城池,用白話表示,就是每個價值2分,但事實上,是這些城池被打下時,左上方的表格內,『調略』『戰意』的數值,都會往自己有利的方向移動兩格。)

 (這是剛開始的發展。東軍『福島正則』率軍北上,準備拿下『歧阜城』;而『宇喜多秀家』,並沒有跟歷史一樣,改走南方,準備拿下『安濃津城』。就東軍的想法,先拿下『歧阜城』,除了只有一個守備隊外,另外就是解除『清洲城』的威脅,同時打開通路,兩線並行;就西軍的想法,『歧阜城』我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被拿下是遲早,加上沒有抽到關鍵牌,所以讓『宇喜多』南下,一座換一座,雖然『安濃津城』比不上『歧阜城』,但還有1分的價值,假設『歧阜城』被拿下,我還能要回1分。)

 (哈!西軍抽到了『三成的指令』,於是,讓在『越前』『大谷吉繼』立刻戰略移動,除了避免在『越前』『前田利長』戰意提升外,另外就是可以支援前方的『石田三成』。)

 (沒想到,又抽到了西軍的牌,恰巧是『大谷吉繼』自己的牌,二話不說,立刻趕往『歧阜城』『織田秀信』一看到了援軍趕到,城裡的守軍士氣立刻大升。但這邊其實玩錯一個地方,當『大谷軍』進入了『福島軍』的ZOC範圍時,應該會先停止移動,需要再一個動作,才有辦法進城。但不管怎麼說,能夠趕到『歧阜城』,對西軍來講,真的士氣鼓舞不少。至於為何沒有讓『石田三成』去救援,原因有二:『大垣城』本身也是個重要據點,其次,東軍在『尾張』的軍容壯盛,貿然去救,還滿危險,因為西軍只要『石田三成』『豐臣秀賴』其中一個掛點,西軍就輸了。所以衡量下,決定不貿然營救。)

 (由於『歧阜城』有了『大谷』的援軍,所以東軍另一個箭頭『黑田長政』,決定轉過頭,搭配『井伊直政』,先下『犬山城』,給西軍來個下馬威。)

 (由於『犬山城』的守備隊,攻擊力只有1,面對『黑田長政』『井伊』的聯手,由於螳臂擋車,就這樣被東軍給奪下,一吐『歧阜城』不能攻打的悶氣。同一時間,『宇喜多』也開始攻擊『安濃津城』。)

 (『福島軍』決定放棄『歧阜城』,轉而牽制『大垣城』『石田軍』;同時,『宇喜多』拿下『安濃津城』,為西軍贏回一口氣。)

 (因為『福田軍』去牽制『石田軍』,為了鞏固『清洲城』,加上適時提供『福田軍』支援,『細川忠興』率軍進駐『清洲城』。)

(面對即將可能到來的大戰,『石田三成』不斷的鼓吹,加上『宇喜多』拿下『安濃津城』的戰果,終於讓『吉川廣家』出動,從『南宮山』開始推進。但因為在西軍中,屬於非主戰派,因此,戰意不高,移動好慢......。而西邊的『毛利元康』,則從『京城』推進,準備攻擊位在『大津城』『京極高知』。)

 (東軍『福島軍』決定來個回馬槍,與『黑田軍』一起合圍『歧阜城』。原本危機解除的『歧阜城』,瞬間變成了險地,戰爭一觸即發。在此同時,『大津城』攻防戰開始。)

 (『大谷吉繼』『織田秀信』奮勇抵抗,面對東軍3萬多人的兵力,仍毫不遜色;另一邊的『京極高知』也不是好惹的角色,儘管『毛利元康』「西國一の猛將で、比類なき武芸の達人」美譽的『立花宗茂』助陣,但仍打不下『大津城』;同一時刻,『宇喜多』在得知『大谷軍』的勇猛表現後,決定繼續進攻,準備奪下『松坂城』。)

 (『石田三成』聽聞『大谷吉繼』的勇猛表現,加上『吉川廣家』已願意下山相助,於是,立刻率領『島津義弘』『島左近』以及『小西行長』,1萬2千人的兵力,迂迴『垂井』『赤坂』,來到『合渡』前,準備就以『歧阜城』做為決戰地。)

 (因西軍情勢看好,加上『德川家康』尚未抵達,於是,『吉川廣家』答應『石田三成』,協助防守『大垣城』,遙遙牽制『清洲城』東軍。)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就在三區戰況僵持不下時,『德川家康』大軍抵達!)

 (得知『石田三成』軍尚未抵達『歧阜城』『德川軍』決定來個奇襲,立刻戰略移動,距離『大垣城』不過一天的光景。西軍危矣~)

 (終於,『石田三成』過了『合渡』,來到『歧阜城』外。面對舊日老友,今日仇敵『福島正則』『石田三成』坐於馬上,掩不住嘴裡的笑意,揮一揮手,便準備與『大谷軍』合流。)

 (這時候,『小早川秀秋』決定加入西軍,將大軍開拔至街道上,準備下一刻支援『大垣城』。)

 (儘管知道仇敵就在眼前,但『福島正則』也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大谷吉繼』的厲害,他們已領教過,加上『德川家康』已抵達,剩下的,就交給主公決定。只能眼睜睜讓『石田三成』『大谷軍』合流。兩個過命之交,在『歧阜城』重逢,彼此都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得知『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合流後,西軍大老『毛利輝元』決定帶著『豐臣秀賴』出擊。離開『大阪城』,先是入『京城』,宣示主權,接著準備支援『毛利元康』,以優勢兵力,奪下『大津城』。)

 (面對如此不利的局勢,『德川家康』決定放手一搏,大軍調頭、北上,將『歧阜城』包圍,不讓『石田三成』逃出生天。面對總數量5萬多人的東軍,只有2萬多人的『石田三成』淡然一笑,對著城下的『德川家康』大喊:『想要三成的項上人頭,有本事,就來拿吧!』頓時,整個『歧阜城』守軍士氣達到最高,每個人都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準備與『德川軍』為首的東軍,做最後決戰。)

 (就在此時,『宇喜多軍』傳來好消息,『松坂城』攻陷!)

 (『毛利輝元』『秀賴』留在『京城』,率軍支援『毛利元康』,同一時間,『宇喜多軍』立刻戰略移動,揮軍北上。)

 (總攻的時候到了!得到指示的『吉川廣家』,立刻率軍,來到『德川軍』的後方,一來北上夾擊,二來也可以阻擋來自『清洲城』的援軍。『德川軍』情勢岌岌可危......)

 (時也、運也、命也『德川家康』不虧是老狐狸。居然在這要緊時刻,『家康出馬』,對『歧阜城』內,唯一可能叛變『織田秀信』恫嚇:『秀信,別忘了,我德川始終對信長主公忠心耿耿,是那隻猴子,取而代之你的地位。今天,我算是幫主公清君側。以今日局勢,天下將落入我的手中。若你歸順,保你不死,並讓你繼續保有原本的領地;但若你抗拒,縱使天涯海角,我德川也會追殺到底。說到底,這一切都是猴子的錯,而『石田三成』這樣的人,值得你賣命嗎?』)

(看到東軍壯盛的軍容,加上『家康』堅定不移的口吻與霸氣,『織田秀信』動搖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斬殺『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即使素以勇猛著稱的『島津義弘』『島左近』,外加『小西行長』,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根本來不及反應,就這樣被擒殺......)

(在Vassal遊戲裡,有一個放置陣亡單位的區域,名叫"天國"。德川的"恫嚇"果然可怕,瞬間五大主力都上去了。以人數來算,這樣就有3萬人左右,好慘烈的戰役啊!但我想,被『織田秀信』背叛的『三成』『大谷』,才是最冤枉的,應該會感到很嘔吧!XD)

【感想】
1.一樣都是「關原之戰」,這款GJ所出的「關原大作戰」,個人相當喜歡,在戰鬥、移動等方面,都很直接且直覺,相當爽快。尤其,地名與人名都是用漢字表示,看到那熟悉的文字,玩起來格外的親切,也更多了一分帶入感。

而另一款GMT的關原作戰,則考驗著統率與資源運用的能力,雖然風格不同,但也是很好玩,看著木塊在地圖上昂然而立,比起只有厚紙片的Token,當然爽度不同,如果能夠改成漢字呈現,我想,GMT應該會多賣好幾刷......XD(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介紹】關原之戰〈Sekigahara: Unification of Japan〉~新手分享)。

2.雖然雜誌棋跟一般盒裝的圖板戰棋相比,嚴謹度比較不足。但這些日子玩下來,深深覺得:作為一個遊戲,它如果能夠讓玩家感到喜歡、好玩、有趣,這樣它的使命就達成了。如果進一步,讓玩家對該段歷史感到興趣,自行研究,那就更加超值。

所以,如果有,我會想收。可惜,GJ32已經絕版,儘管好友Mike不斷查訪、詢問,甚至寫信給GJ,都還是絕版=沒貨』

比起一般桌遊或者遊戲,打著絕版的旗幟,過沒幾年,又給你再版(也沒錯啦,那一刷,絕版。但沒跟你保證不再刷啊......XD),人客啊,什麼叫「絕版」,這才是「絕版」啊......(好,我希望GJ打我臉,看到後,立刻再版。XD)

3.這場獨自的Solo,可真的是峰迴路轉。在與Mike討論、勘誤後,發現雖然選擇沒有之前那樣多,但其實也很足夠。雖然只有三個行動:移動(一般移動&戰略移動)、攻擊、回復,但配合卡片的抽取組合,讓整個變化還不少。

除了要注意牌庫的狀況(對,可以記,但只要「家康行動」這張牌一出,就要重新洗牌。所以,你無法全部算出來。這個我喜歡~^_^),還要去解讀場上的狀況與地圖。能掌控的有,不能掌控的天命也有,指揮官只要做好本分,其他交給天,這對偏好戰鬥型的戰棋玩家來講,是很對味的。

只是,沒想到,居然最後是被秀信給背刺成功,家康的嘴砲,不是,是"恫嚇",還真是威啊~XD

4.整場遊戲的過程中,雖然是Solo,但我沒有去預設立場,偏頗哪一方,純粹是以:「如果我是那一邊的指揮官」,我打算做啥。所以,腦袋是放空的,因此,也就沒有人格分裂的問題......XD

每一個決策,都是「如果是我用」的選擇。因此,宇喜多秀家的部分,我是刻意採取往南打,不斷地奪取敵城,來提高西軍的戰意。

至於東軍,雖然比較團結,目標一致,但那個大谷吉繼趕往岐阜城後,讓西軍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也讓我東軍一度有點想要放棄,進退兩難。

但,攻城戰就是一種消耗戰,誰撐不住,誰就輸了。當整個戰場膠著在那邊時,就該採取一些特別的作法。

遊戲雖簡單好上手,但玩起來不會讓人感覺到膩或者沒啥變化。每一步,都緊緊關係著下一步。因為「Chit & Pull(Mike叫它『推拉系統』)」機制關係,加上資訊透明,即使再重新玩一次,發展與結果也會不同,個人覺得還滿耐玩的,兩人玩會很有趣,一個人solo也是很ok的。^_^

5.人生不能重來,戰棋卻可以Replay,只要你有時間,就可以不斷的重新詮釋歷史。在整理這次的戰報過程中,原本對一些人名、地名一知半解,現在,總算可以說:戰國小常識+10。^_^

好笑的是,前面還算是用客觀的角度報導,中間就開始中二,加入了一些個人想像,到後面幾乎變成小說形式在發展......XD

我想,日後在看「真田丸」,「大谷吉繼」出場時,我應該會淚流滿面吧!歷史上,他也是個有情有義的漢子。關原之戰前,他是有勸說三成,但三成執意,於是,他便將命交給了三成,還去看守他認為可能會叛變的小早川秀秋。有關他的故事,可以參考『維基百科:大谷吉繼』。

儘管還是有朋友不能理解為何要Solo?

但除了現實因素有困難之外,其實Solo也有它的優點,不受時空的限制,想玩就玩。加上我是玩圖板戰棋,有著深厚的歷史味在引導,每一手棋,彷彿帶你穿越古今,重回當年;每一個決策,都讓你有取而代之,換人指揮看看會不會更好的感覺。

當遊戲結束的那一刻,與過去的一段故事交心,會讓人發出會心的一笑,不斷的玩味整個過程。

雖然,不比有伴來得熱鬧、嘴砲,但這感覺就像開著歐卡,環遊整個歐洲;又好像去海邊野釣,享受著一個人的沉靜,別有一番風味。此外,還可以自己練習兩倍的量,對於之後與人對戰時,還是會有幫助的(就類似運動選手的「意象練習」)。

Anyway,好遊戲,不玩嗎?



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