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Solo Gam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Solo Gam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2月30日

Cavern Tavern (2016) 洞穴酒館 開箱+中文規則


Cavern Tavern
洞穴酒館

   



   人數 1~6                           時間 60-120分鐘                          年齡 14+     



小編好久沒介紹遊戲了,因為真的太忙了。
但就在這很忙很忙得當下,我期待已久的KS遊戲到了。
Cavern Tavern 洞穴酒館
這款遊戲是以奇幻為主題的"經營遊戲"
聽起來超奇怪的吧。
不過身為奇幻控及奇怪控的小編,外加最可怕的KS抗性-100
當然就直衝了,不過剛好有朋友要團購,所以也得到比較優惠的價格購入。


這款遊戲的出版的是一間新的公司:Final Frontier Games
洞穴酒館也剛好是他的第一款出版的遊戲。
不過KS成績也算不錯。

以下為募資成果

$107,966

1,973

遊戲本體
還是遊戲本體

1~6人,每多一人多25分鐘


要打開嘍
規則書,裡面還有米寶貼紙



圖版


Token戳戳樂


Token戳戳樂

                                 
玩家板塊(與原本的不同美術)


秘密包廂(擴充)


 
回合時間輪盤

 
可愛的米寶們(最右邊的Key為起始玩家標誌)


       
骰game一定要有的骰子

  

遊戲內用卡片

       
真的滿滿的好擠喔



 









會那麼滿是有原因的,KS真的給太多東西了。
Orz 謝主隆恩。             

   然後開箱就結束了。


































ㄟ~~~還有啦
後來Add-on的骰盅

好險有買(高質感)



對了,還要附上
官方認證的中文規則
KICKSTARTER TAIWAN版主之一的陳銘傳大大製作,非常感恩他的大恩大德!


然後,小編要去睡了,晚安,祝大家新年快樂~






































2016年3月21日

Darkest Night (2012) 最深的夜 開箱+介紹+簡易規則流程


   


Darkest Night
最深的夜

   



   人數 1~4                           時間 150分鐘                          年齡 12+     

圖片來源:BGG

最近小編真的忙上加忙(其實是偷懶~),實在是沒什麼時間來寫遊戲介紹,但在濕意部落客聯盟的鼓勵(壓力)下,還是來寫一下好惹!!

本身TBG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部落格結構,我們不是只有小編我一個人,而是一群人要默默的推廣介紹桌遊,有店家,有玩家,有出版社......等,基本上就是一堆Geeks,那小編我就只是個打雜的,在TBG裡什麼都有,各式各樣的類型,因為我們有不同的遊戲愛好者~~~

那小編我的算是冷門愛好者啦,常常許多亂七八糟的東西,都直接收再來研究,當然也踩了不少雷,卻也找到了不少好東西。

像這款Darkest Night(之後我簡稱為DN),就算是比較少出現的遊戲,一個掛著合作遊戲的SOLO Game,由於小編在跟大家一起玩桌遊的時間很少,所以也滿喜歡接觸一些SOLO Game,雖然少了互動,但其實很多合作遊戲沒有互動也可以玩得相當的有趣。

DN除了是SOLO Game的關係,也因為他們家出版社鮮少出貨給其他的通貨商,也順便介紹一下他們的出版社好惹。

VICTORY_POINT_GAME 簡稱VPG
小編第一次接觸到VPG的遊戲是

Circus Train (Second edition) (2013)

Mike轉手給我的,雖然打開後出現了一些怪東西,不過出版社特別的外包裝,實在讓我相當的驚豔,至於此遊戲,小編只打開過,還沒體驗,應該至今也有兩年多了...........


這次的DN很巧的又是,在過年期間,相約Mike在台北知名小X桌遊販賣店約會,被他慫恿的,我根本抵抗不了逸品+奇幻的雙重攻擊,荷包君瞬間重損。


實際遊戲包裝




另一個是Mike最近一段時間很迷的圖板戰棋也是VPG



VPG的特色包裝:BOX版本跟Pizza盒一樣




所有牌跟角色卡片都用紙包住,質感算不錯




Token就更高級了一點,顏色非常飽和的印刷
可惜拆Token時很難拆

最重要的是VPG一定會給你的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個,就有待各位自己去發掘

講了那麼多,要拉回主題了。

在DN中,主規則是以4個職業角色加入遊戲中,總共的角色共有9名,可自行搭配。
KNIGHT,ACOLYTE,WIZARD,PRIEST,PRINCE,SEER,ROUGE,DRUID,SCHOLAR
共同對抗萬惡的死靈王(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NECROMANCER。

遊戲勝負也很簡單,兩個勝利條件只要完成一個就勝利及一個失敗條件只要符合就算失敗。
2:1的條件,設計師真的對玩家很好(誤~~~~

大概介紹一下簡單的流程,到時真的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再私下跟我討論規則


流程
先英雄,後死靈王

英雄方,每一位英雄都依照此順序(各英雄可以自己討論安排的其先後順序)
。Star:每回合開始,看是否有特殊的Star指示
。Event:抽一張Event,依照上的指示進行處理
。Action:選擇其中一個Action來做。
Action 以下為選項
Travel,Hide,Attack,Search,Pray,Retrieve a Holy Relic,Power
。End:抵抗禍害(Blight)

死靈王方
。Darkness:移動一個Darkness track
。Movement:擲一個骰子,並依照其移動
。Blight:依照死靈王所在位置,製造禍害

遊戲就是由此進行,英雄方也會在探索中,能到越來越多的技能(Power),但隨著時間的流逝,Darkness Track越跑越後面,死靈王也越來越強大,也創造出越來越多的禍害。

勝利條件:
1.死靈王被殺死
2.將三個聖物集中到Monastery
聽起來敲敲敲簡單

失敗條件:
Monastery禍害數達到5
聽起來敲敲敲困難

整體遊戲體驗有點像劍與魔法及簡化的魔鎮驚魂(這個當初也搞了小編不少時間)
不過還是不會失去自己的風格,在個英雄Power可以互相合作下,遊戲性不會比魔鎮驚魂差,應該說小編覺得魔鎮驚魂一些檢定過程太過複雜,反而失去了一些遊戲性。

至於美術跟背景,完全無法挑剔,想來想去能挑剔的只有一個,不過小編把它保留起來當做秘密,但不會影響小編想要收全套的信念。

再補上幾個小編當初有被吸引到的圖。



















2016年1月19日

【開箱】戰火無情:英雄之路(Warfighter)

 (才剛寫完介紹文,這一篇就來正式開箱。這倒底是要逼屬隨?啊哉!所謂:「坑不推人,人自推」,一切都是心甘情願囉!XD)

自從取了一個這麼中二的遊戲名稱後,這幾天的生活重心,都跟它綁在一起。結果,之前常常夢到我還在當兵,不然就是待退弟兄,這次,換成教召了,感覺好像有進步,是不是該感到欣慰呢?XD

以下,就直接進入重點啦~

 (盒子的背面。這套遊戲本身並不會很大,厚度也OK,整個走樸實風,讓我很喜歡。畢竟,內容物如果沒有很多,盒子弄太大,除了不環保,浪費材料外,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購買時,材積過大,白白被賺了不少......)

 (遊戲的主體是美軍特種部隊,所以除了封面,連側面也看得到。穿著的似乎是沙漠迷彩,以軍事風來說,整個就是潮!XD)

 (內容物大合照。哇喔!比起之前開的魔戒LCG,個人感覺這個更有誠意。滿滿的token,卡片四大包,還有圖版"紙",更別說那個造型很酷的「子彈骰」。)

 (看到這個,有種溫馨的感覺。之前有去安大他們的圖版戰棋聚會時,就很常見到這種小小的指示物,雖然小,但厚度可不薄。此外,圖案印刷很準確,刀工也很好,輕輕一碰就掉~)

 (看到這麼多密密麻麻的指示物,會懷疑:不是卡片遊戲嗎?怎麼這麼多?但這幾天詳讀規則後,的確是需要這麼多......)

 (全彩規則書。不過,官網下載的到,也因此,這本就當成蒐藏品,貢起來放啦~^^)

 (規則書的背面。原本我以為我只有他們家另一款「大黃蜂戰機」的遊戲,現在一看,蝦米!那個拿破崙也是他們家的......XD)

 (規則書內頁。版面沒有那麼密集,所以閱讀起來比較輕鬆。加上文字敘述詳盡,又有圖說明,閱讀時,心情很愉快呢!)

 (厚厚四大疊的卡片,用掉我兩包多的厚套......)

 (卡片的背面。材質是雪銅紙,除了有一定的厚度,還會發亮反光,此外全彩印刷,感覺很不錯。)

 (鏘鏘!本次令人最為驚艷的骰子,子彈造型。這實在是太酷了!@@)

 (沒想到,還可以立得起來。而且看一下大小,似乎是仿真子彈比例下去做。讓我這個骰子控,會忍不住想要多收幾個說~)

 (圖板"紙"打開的樣子。對,真的是一張紙,有點快要爛掉的感覺。太薄了啦!讓我很想叫DVG出滑鼠墊材質的圖版......)

 (既然是紙圖版,身為一個戰棋咖,有這種壓克力透明墊壓住,也是很正常的。但,真的好大一張,8片給我用掉了6片說......)

 (技能卡。)

 (裝備卡。)

 (武器卡。)

 (行動卡。)

 (士兵卡。)

基本上,你的血量就等於手牌的上限。此外,只要你的資源點數夠,負重限制大,能夠攜帶的物品就多。因此,在這兩個條件下,是可以客製化你的士兵。但也因為有上限,所以小隊成員間的分配、角色定位就很重要,不太可能要你拿狙擊槍,又扛火箭筒,效益很差啊...

 (南美叢林的敵人卡。雖然大部分都是採用真實照片,但有些應該是不容易取得,所以會出現類似電玩畫面的角色。)

 (由左至右,依序是:任務卡、地點卡與目標卡。任務卡是第一張,目標卡是最後一張,而地點卡就是把這兩者串聯起來。所以,即使相同的任務與目標,地點也不見得會一模一樣,算是挺耐玩。只是,那個毒梟頭頭,照片居然是用電腦弄得,感覺很不搭啊~~~XD)

 (這是中東地區的兩大敵人卡。左邊是叛亂份子,右邊則是軍隊。不管遇上哪個,都不好打。)

 (由左至右,一樣是任務卡、地點卡與目標卡。但感覺中東的圖片就豐富很多,很有那個情境~)

 (卡片大合照。這個量,真的很嚇人啊~)

(最近比較勤快,有喜歡的遊戲,會立刻裝套,然後這個又用掉我三個卡盒。但如此一來,攜帶上就很方便。^^)

[感想]
1.由於才剛玩過魔戒LCG,因此,難免會拿兩者來做比較。但事實上,取向不同,前者是奇幻背景,加上又有魔戒的加持,所以粉絲會不少;而「Warfighter」是現代戰爭,主角又是老美,不見得大家都會愛。

2.就規則來說:
(1)魔戒LCG比較偏MTG的運作方式,有地牌法力,有英雄,有生物、武器與結界等,資源越多,能做的事情越多。所以雖然可以重抽一次,但起始手牌如果沒有類似「剛鐸的攝政王」,能做的事有限,偏偏生怪的速度不慢,不太能拖。其次,因為一回中,會有三次機會去橫置生物,在抉擇上很痛苦,也很虐心。

(2)「Warfighter」很具象且擬真,武器、裝備、技巧等,都能在進行任務前,自己搭配決定。雖然一樣都是闖關卡,但魔戒LCG就是一路走下去,「Warfighter」卻可以退回上一個據點,找機會再切入進去,很有特種部隊作戰推進、轉戰、撤退的Fu。

此外,每一個玩家士兵都有兩次行動的機會,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誰先誰後,加上「手牌=血量」,還可以花費一個行動,棄多少牌,補多少牌,運用上很自由。

而攻擊上,納入了骰子(模擬不確定因素的最棒工具),所以,除了不一定打得中,有時候會一緊張,把整個彈匣打光,要換彈匣。還好,你有裝備與技能卡,可以將這些命中率提高,把不確定因素降到最低。這一點,個人頗為讚賞。

因此,可以叫A先花費一個行動衝進去,發現敵人後,B在後方花費兩個行動,攻擊、壓制,A則可以用最後一個行動,換取手牌,調整狀況,很有那種特種部隊作戰的味道。

只是,這邊的敵人也不是省油的燈,打開的地點越多,敵軍也越多,如果沒有應對得當,你要面臨的是整條街的敵人......XD

3.就情境模擬上,魔戒LCG靠卡片上的故事去帶入;而「Warfighter」則是靠場景、與敵人的遭遇,簡單而直覺。前者遇到的是奇幻的怪物,後者卻是電影、新聞可能會見到的恐怖份子,就身歷其境感來說,「Warfighter」是更為貼近的。但這點是好是壞,就見仁見智。

4.有跟朋友討論到,如果把「Warfighter」背景改成奇幻版,我想是可行的。因為整體的風格偏向戰鬥,改成奇幻版就會變成「暗黑破壞神」。只是,你可能要先設計好至少80張卡片的內容,才有辦法試跑吧......

5.後來才知道,「Warfighter」有上KS。不過,我是不介意是否從KS上購得。遊戲本身我有喜歡,因此,擴充應該沒多久也會入手。除了有多的敵人之外,也會有新的武器與裝備,還有其他國家的特種部隊可以選,最重要的是:又有多的子彈骰可以收了!^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