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戰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戰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7月15日

【戰報】GJ32:關原大作戰

(GJ,Game Journal,日本的圖板戰棋雜誌,是最近踏入的新領域。而GJ32這一期,收錄了兩種不同玩法的關原之戰:関ヶ原大作戦/入札級関ヶ原。圖片來源:Google。)

其實,原本最近我是要玩「歐洲模擬卡車2,Euro Truck Simulator 2」的,但,剛好先後與程樊玩了CCA,接著又跟好友Mike學了這款關原大作戰。結果,卡車重新安裝完,還沒有機會開到。想一想,自己都覺得很有趣。

不過,有朋友肯一起在線上玩圖板戰棋,當然還是優先選擇。畢竟,開卡車,隨時都可以開~XD

這款GJ32的關原大作戰,算是該雜誌裡面的其中一款遊戲。遊戲的玩法、規則等,可以參考Mike這篇:GJ#32 関ヶ原大戦 (vassal)

而這一篇,則是在教學場過後,與Mike討論了、勘誤,自己Solo的戰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為了方便閱讀,在開始之前,先解說幾個基本東西。

西軍我會用藍色框表示,東軍則是紅色框
城池不管是哪一邊的,都用黃色框(藍底字)

西軍中,分成兩派,一個是主戰派,例如:石田三成大谷吉繼(遊戲裡通稱『西軍主戰派』)。另一派,則是觀望派(遊戲裡通稱『西軍諸將』),例如:吉川廣家小早川秀秋。搖擺不定,沒到最後關頭,不會輕易投入決戰。

東軍比較團結,應該說:目標一致。但儘管如此,還是有分成核心派(遊戲裡通稱『德川、譜代』);另一派則是對德川效忠,又或者不爽石田三成,例如:黑田長政福島正則(遊戲裡通稱『東軍外樣』),叛變的機率低,但還是有可能叛變。

●每一個Token(遊戲裡稱為『軍勢』),大約代表實際約3000~3500人左右。

以下,就是這場遊戲的戰報。

 (這是一開始的設置圖。東軍在右邊的『尾張』,地圖上,有標示部署位置,但單位怎麼分配,完全看玩家。這點挺不錯,給予彈性及自由,會因為想法不同,而有不同的配置。至於黃色圈起來的,則是重要的城池,用白話表示,就是每個價值2分,但事實上,是這些城池被打下時,左上方的表格內,『調略』『戰意』的數值,都會往自己有利的方向移動兩格。)

 (這是剛開始的發展。東軍『福島正則』率軍北上,準備拿下『歧阜城』;而『宇喜多秀家』,並沒有跟歷史一樣,改走南方,準備拿下『安濃津城』。就東軍的想法,先拿下『歧阜城』,除了只有一個守備隊外,另外就是解除『清洲城』的威脅,同時打開通路,兩線並行;就西軍的想法,『歧阜城』我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被拿下是遲早,加上沒有抽到關鍵牌,所以讓『宇喜多』南下,一座換一座,雖然『安濃津城』比不上『歧阜城』,但還有1分的價值,假設『歧阜城』被拿下,我還能要回1分。)

 (哈!西軍抽到了『三成的指令』,於是,讓在『越前』『大谷吉繼』立刻戰略移動,除了避免在『越前』『前田利長』戰意提升外,另外就是可以支援前方的『石田三成』。)

 (沒想到,又抽到了西軍的牌,恰巧是『大谷吉繼』自己的牌,二話不說,立刻趕往『歧阜城』『織田秀信』一看到了援軍趕到,城裡的守軍士氣立刻大升。但這邊其實玩錯一個地方,當『大谷軍』進入了『福島軍』的ZOC範圍時,應該會先停止移動,需要再一個動作,才有辦法進城。但不管怎麼說,能夠趕到『歧阜城』,對西軍來講,真的士氣鼓舞不少。至於為何沒有讓『石田三成』去救援,原因有二:『大垣城』本身也是個重要據點,其次,東軍在『尾張』的軍容壯盛,貿然去救,還滿危險,因為西軍只要『石田三成』『豐臣秀賴』其中一個掛點,西軍就輸了。所以衡量下,決定不貿然營救。)

 (由於『歧阜城』有了『大谷』的援軍,所以東軍另一個箭頭『黑田長政』,決定轉過頭,搭配『井伊直政』,先下『犬山城』,給西軍來個下馬威。)

 (由於『犬山城』的守備隊,攻擊力只有1,面對『黑田長政』『井伊』的聯手,由於螳臂擋車,就這樣被東軍給奪下,一吐『歧阜城』不能攻打的悶氣。同一時間,『宇喜多』也開始攻擊『安濃津城』。)

 (『福島軍』決定放棄『歧阜城』,轉而牽制『大垣城』『石田軍』;同時,『宇喜多』拿下『安濃津城』,為西軍贏回一口氣。)

 (因為『福田軍』去牽制『石田軍』,為了鞏固『清洲城』,加上適時提供『福田軍』支援,『細川忠興』率軍進駐『清洲城』。)

(面對即將可能到來的大戰,『石田三成』不斷的鼓吹,加上『宇喜多』拿下『安濃津城』的戰果,終於讓『吉川廣家』出動,從『南宮山』開始推進。但因為在西軍中,屬於非主戰派,因此,戰意不高,移動好慢......。而西邊的『毛利元康』,則從『京城』推進,準備攻擊位在『大津城』『京極高知』。)

 (東軍『福島軍』決定來個回馬槍,與『黑田軍』一起合圍『歧阜城』。原本危機解除的『歧阜城』,瞬間變成了險地,戰爭一觸即發。在此同時,『大津城』攻防戰開始。)

 (『大谷吉繼』『織田秀信』奮勇抵抗,面對東軍3萬多人的兵力,仍毫不遜色;另一邊的『京極高知』也不是好惹的角色,儘管『毛利元康』「西國一の猛將で、比類なき武芸の達人」美譽的『立花宗茂』助陣,但仍打不下『大津城』;同一時刻,『宇喜多』在得知『大谷軍』的勇猛表現後,決定繼續進攻,準備奪下『松坂城』。)

 (『石田三成』聽聞『大谷吉繼』的勇猛表現,加上『吉川廣家』已願意下山相助,於是,立刻率領『島津義弘』『島左近』以及『小西行長』,1萬2千人的兵力,迂迴『垂井』『赤坂』,來到『合渡』前,準備就以『歧阜城』做為決戰地。)

 (因西軍情勢看好,加上『德川家康』尚未抵達,於是,『吉川廣家』答應『石田三成』,協助防守『大垣城』,遙遙牽制『清洲城』東軍。)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就在三區戰況僵持不下時,『德川家康』大軍抵達!)

 (得知『石田三成』軍尚未抵達『歧阜城』『德川軍』決定來個奇襲,立刻戰略移動,距離『大垣城』不過一天的光景。西軍危矣~)

 (終於,『石田三成』過了『合渡』,來到『歧阜城』外。面對舊日老友,今日仇敵『福島正則』『石田三成』坐於馬上,掩不住嘴裡的笑意,揮一揮手,便準備與『大谷軍』合流。)

 (這時候,『小早川秀秋』決定加入西軍,將大軍開拔至街道上,準備下一刻支援『大垣城』。)

 (儘管知道仇敵就在眼前,但『福島正則』也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大谷吉繼』的厲害,他們已領教過,加上『德川家康』已抵達,剩下的,就交給主公決定。只能眼睜睜讓『石田三成』『大谷軍』合流。兩個過命之交,在『歧阜城』重逢,彼此都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得知『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合流後,西軍大老『毛利輝元』決定帶著『豐臣秀賴』出擊。離開『大阪城』,先是入『京城』,宣示主權,接著準備支援『毛利元康』,以優勢兵力,奪下『大津城』。)

 (面對如此不利的局勢,『德川家康』決定放手一搏,大軍調頭、北上,將『歧阜城』包圍,不讓『石田三成』逃出生天。面對總數量5萬多人的東軍,只有2萬多人的『石田三成』淡然一笑,對著城下的『德川家康』大喊:『想要三成的項上人頭,有本事,就來拿吧!』頓時,整個『歧阜城』守軍士氣達到最高,每個人都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準備與『德川軍』為首的東軍,做最後決戰。)

 (就在此時,『宇喜多軍』傳來好消息,『松坂城』攻陷!)

 (『毛利輝元』『秀賴』留在『京城』,率軍支援『毛利元康』,同一時間,『宇喜多軍』立刻戰略移動,揮軍北上。)

 (總攻的時候到了!得到指示的『吉川廣家』,立刻率軍,來到『德川軍』的後方,一來北上夾擊,二來也可以阻擋來自『清洲城』的援軍。『德川軍』情勢岌岌可危......)

 (時也、運也、命也『德川家康』不虧是老狐狸。居然在這要緊時刻,『家康出馬』,對『歧阜城』內,唯一可能叛變『織田秀信』恫嚇:『秀信,別忘了,我德川始終對信長主公忠心耿耿,是那隻猴子,取而代之你的地位。今天,我算是幫主公清君側。以今日局勢,天下將落入我的手中。若你歸順,保你不死,並讓你繼續保有原本的領地;但若你抗拒,縱使天涯海角,我德川也會追殺到底。說到底,這一切都是猴子的錯,而『石田三成』這樣的人,值得你賣命嗎?』)

(看到東軍壯盛的軍容,加上『家康』堅定不移的口吻與霸氣,『織田秀信』動搖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斬殺『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即使素以勇猛著稱的『島津義弘』『島左近』,外加『小西行長』,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根本來不及反應,就這樣被擒殺......)

(在Vassal遊戲裡,有一個放置陣亡單位的區域,名叫"天國"。德川的"恫嚇"果然可怕,瞬間五大主力都上去了。以人數來算,這樣就有3萬人左右,好慘烈的戰役啊!但我想,被『織田秀信』背叛的『三成』『大谷』,才是最冤枉的,應該會感到很嘔吧!XD)

【感想】
1.一樣都是「關原之戰」,這款GJ所出的「關原大作戰」,個人相當喜歡,在戰鬥、移動等方面,都很直接且直覺,相當爽快。尤其,地名與人名都是用漢字表示,看到那熟悉的文字,玩起來格外的親切,也更多了一分帶入感。

而另一款GMT的關原作戰,則考驗著統率與資源運用的能力,雖然風格不同,但也是很好玩,看著木塊在地圖上昂然而立,比起只有厚紙片的Token,當然爽度不同,如果能夠改成漢字呈現,我想,GMT應該會多賣好幾刷......XD(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介紹】關原之戰〈Sekigahara: Unification of Japan〉~新手分享)。

2.雖然雜誌棋跟一般盒裝的圖板戰棋相比,嚴謹度比較不足。但這些日子玩下來,深深覺得:作為一個遊戲,它如果能夠讓玩家感到喜歡、好玩、有趣,這樣它的使命就達成了。如果進一步,讓玩家對該段歷史感到興趣,自行研究,那就更加超值。

所以,如果有,我會想收。可惜,GJ32已經絕版,儘管好友Mike不斷查訪、詢問,甚至寫信給GJ,都還是絕版=沒貨』

比起一般桌遊或者遊戲,打著絕版的旗幟,過沒幾年,又給你再版(也沒錯啦,那一刷,絕版。但沒跟你保證不再刷啊......XD),人客啊,什麼叫「絕版」,這才是「絕版」啊......(好,我希望GJ打我臉,看到後,立刻再版。XD)

3.這場獨自的Solo,可真的是峰迴路轉。在與Mike討論、勘誤後,發現雖然選擇沒有之前那樣多,但其實也很足夠。雖然只有三個行動:移動(一般移動&戰略移動)、攻擊、回復,但配合卡片的抽取組合,讓整個變化還不少。

除了要注意牌庫的狀況(對,可以記,但只要「家康行動」這張牌一出,就要重新洗牌。所以,你無法全部算出來。這個我喜歡~^_^),還要去解讀場上的狀況與地圖。能掌控的有,不能掌控的天命也有,指揮官只要做好本分,其他交給天,這對偏好戰鬥型的戰棋玩家來講,是很對味的。

只是,沒想到,居然最後是被秀信給背刺成功,家康的嘴砲,不是,是"恫嚇",還真是威啊~XD

4.整場遊戲的過程中,雖然是Solo,但我沒有去預設立場,偏頗哪一方,純粹是以:「如果我是那一邊的指揮官」,我打算做啥。所以,腦袋是放空的,因此,也就沒有人格分裂的問題......XD

每一個決策,都是「如果是我用」的選擇。因此,宇喜多秀家的部分,我是刻意採取往南打,不斷地奪取敵城,來提高西軍的戰意。

至於東軍,雖然比較團結,目標一致,但那個大谷吉繼趕往岐阜城後,讓西軍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也讓我東軍一度有點想要放棄,進退兩難。

但,攻城戰就是一種消耗戰,誰撐不住,誰就輸了。當整個戰場膠著在那邊時,就該採取一些特別的作法。

遊戲雖簡單好上手,但玩起來不會讓人感覺到膩或者沒啥變化。每一步,都緊緊關係著下一步。因為「Chit & Pull(Mike叫它『推拉系統』)」機制關係,加上資訊透明,即使再重新玩一次,發展與結果也會不同,個人覺得還滿耐玩的,兩人玩會很有趣,一個人solo也是很ok的。^_^

5.人生不能重來,戰棋卻可以Replay,只要你有時間,就可以不斷的重新詮釋歷史。在整理這次的戰報過程中,原本對一些人名、地名一知半解,現在,總算可以說:戰國小常識+10。^_^

好笑的是,前面還算是用客觀的角度報導,中間就開始中二,加入了一些個人想像,到後面幾乎變成小說形式在發展......XD

我想,日後在看「真田丸」,「大谷吉繼」出場時,我應該會淚流滿面吧!歷史上,他也是個有情有義的漢子。關原之戰前,他是有勸說三成,但三成執意,於是,他便將命交給了三成,還去看守他認為可能會叛變的小早川秀秋。有關他的故事,可以參考『維基百科:大谷吉繼』。

儘管還是有朋友不能理解為何要Solo?

但除了現實因素有困難之外,其實Solo也有它的優點,不受時空的限制,想玩就玩。加上我是玩圖板戰棋,有著深厚的歷史味在引導,每一手棋,彷彿帶你穿越古今,重回當年;每一個決策,都讓你有取而代之,換人指揮看看會不會更好的感覺。

當遊戲結束的那一刻,與過去的一段故事交心,會讓人發出會心的一笑,不斷的玩味整個過程。

雖然,不比有伴來得熱鬧、嘴砲,但這感覺就像開著歐卡,環遊整個歐洲;又好像去海邊野釣,享受著一個人的沉靜,別有一番風味。此外,還可以自己練習兩倍的量,對於之後與人對戰時,還是會有幫助的(就類似運動選手的「意象練習」)。

Anyway,好遊戲,不玩嗎?



不孤

2015年6月19日

【戰報】星海爭霸 - 0517戰報

星海爭霸 - 0516戰報
在古亭戰場,圍繞著鋼琴地形,一群霸主正蠢蠢欲動打算一統銀河系。
隨機組隊的結果為:依種族各為一隊,未保護當事人,以下採用顏色與種族作為紀錄。

2015年3月30日

【戰報】Marvel Dice Masters、Mage Wars

(其實,本來是要打戰棋的,但因為時間不夠,所以......只好讓他們亮亮相...XD)

Tim一直想教(推坑)我玩「Mage Wars」,而我剛好最近也入手了「Marvel Dice Masters」,於是,日前兩個人就找了時間,帶了戰棋,準備約戰。

所以,說是戰報,感覺怪怪的。因為這兩款遊戲,對彼此而言,各有一方算是第一次接觸(「Marvel Dice Masters」因為我有翻規則,所以稍微懂一些)。因此,用「新手教學場」反而比較貼切些。

以下,就是簡單的戰報。

【第一場】
「Marvel Dice Masters」所需時間不多,所以就先拿來暖身。
由於我們都有玩過骰子獵人,大致的機制都懂,差別在戰鬥方面,簡單解說一下,馬上就開戰了。

 (遊戲的起始設置。左方是Tim,下方是我,彼此的骰子不能購買。而中央則是公共區,大家都可以買骰子的地方。)

(規則書上的遊戲圖版比我想像中來得好,一目了然,整個流程與順序,都可以照著上面做。原本我有想要買專用桌布,但現在想想,這筆錢可以省下,把這個download下來,彩色列印加護貝,就很實用了。)

(雖然都曾有過「Quarriors!(骰獵)」的經驗,但對彼此來說,最大的差異,就是我有翻譯規則,所以在第一場時,抓了一次Timing,硬吃傷害,然後讓我的角色Call game~XD)

(因為所花時間不長,所以立馬開了第二局。這一次,吸收經驗後的Tim,用蠶食鯨吞的方式,先用探員開局,最後抓住機會,開了一波,就這樣我吞下了一敗...XD)

[感想]
1.Tim的遊戲偏好是奇幻類,我比較屬於科幻類,這款剛好又是美漫為背景,因此,跟骰獵相比,我會比較喜歡。

2.設計上屬於兩人的對戰,直接且直覺,加上修改了對戰時候的一些地方,整體的策略大大提升不少。最明顯的差異,就在於角色被擊敗時,並不會進到棄置堆,而是回到你的準備區,讓你下一回合有更多的骰子可以用。此外,角色可以選擇要不要硬吃傷害、吃的時機點等等,這部分就有魔法風雲會的影子,還滿讚的。

3.雖然我只買了起始包,但已經有準備把之後的擴充收一下。不過,很賊的是:每一張角色骰雖然有上限,但補充包內,卻是隨機且不會給足。因此,大概收個一些,過過癮就好。畢竟,認真的話,就「坑大」了......XD

【第二場】
接著,Tim就拿出「Mage Wars(簡稱MW)」。原本我以為應該很快,然後有時間可以玩第三場,也就是戰棋,結果......

(MW的卡片相當的多。我買的是中文版,但光整理,就耗了不少時間。但一本卡本,把所需要的卡片裝進去,不用洗,也不用抽,要怎麼打,由玩家決定,這點挺棒的。)

(Tim特地買了防水的桌布,不但攜帶方便,而且使用上也很實用。讓我也想買一張了......)

(上方是Tim,下方是我,我們都使用預選牌組。對一個戰棋咖來說,軍隊能夠自組,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而玩起來的感覺,也真的有戰棋的Fu,差別在於一個是立體模型,MW是2D卡片。)

(從魔法書中抽出需要的卡片施法、召喚,讓我有種「魔法少年賈修」的感覺......XD)

(叫了一些生物,圍住Tim的牧師,但這牧師超猛,根本是坦,吃了一堆傷害,又補了一堆血回去。也因此,Warmachine就不夠時間玩啦~XD)

(這是第一把攻擊,三顆穿刺,威力猛啊!不過後來才知道,我們玩錯一個地方,以為「快速行動」可以連續做2次。也因此,我的動物群們輸出好高,而Tim的回血回得也好猛......)

(雖然跟魔法風雲會不同,一回合只能選2張牌使用,但因為它本身更貼近於戰棋,所以其實2張牌也夠了。)

(因為時間不夠,所以這一盤也沒打完。但Tim的牧師,靠著強大的回血能力,撐住了前面的攻勢後,開始反攻。而我的獸王,在幾波攻勢未果之下,敗勢漸露,準備落跑去......XD)

[感想]
1.「Mage Wars」耳聞已久,終於有機會在這次可以玩到。而會踏入MW,也是因為剛好在網路上看到中文版特價,在價格OK,且Tim的熱情推薦()下就這麼開始了。

2.可以自行建構牌組以及近似於戰棋的玩法,讓我覺得很親切,也有喜歡。不過,因為中文版出版商以往的耳聞品質不是很好(我拿到的時候,也不是很滿意),加上覺得MW不錯,所以,又剛好看到網路特價(哪來那麼多特價好找?XD),於是,買了一盒英文版核心裝。之後如果有繼續擴充,應該就會以英文為主。

3.「語言」一直是個「隔閡」所在,但經過這幾次購買中文化的遊戲經驗下來,發現:雖是隔閡,卻絕對不會是「障礙」。因為有的中文化後,不是爛尾(出了基本核心裝,後面的擴充就完全放生,叫買了中文版的玩家情何以堪?);就是品質很不OK(翻譯有誤、材質不佳等)。花了錢買,居然這樣,那我乾脆買英文版,自己塞紙條好了......XD

【第?場】
原本這是今天想玩的重點之一,只是時間不夠。所以,這第三場就變成了「第?場」。

儘管如此,模型都帶來了,總要亮亮相。所以就拍張照片留念了。
(左方是託管給Tim的曼諾斯,右方是我的藍胖。這樣一擺,感覺雙方在相互叫陣:你來!你來!而當擺飾的地形,則是Tim彩色列印製作的,感覺相當的不錯說~)

(蝦米!居然是曼諾斯且出聖女!哈,這剛好剋到我原本為滅世軍團所準備的「射擊風藍胖」啊~XD)

(Tim以為我要出席格納。不過也差不了多少,因為都是射擊,只是換成藍胖而已。至於為何要組成射擊風?哈,單純只是想測試他們的可能性......)

[感想]
雖然沒玩到,WM/HD也有列入我「10X10」的名單中,但因為這款戰棋我很愛,所以日後還是有機會再開的。只是,希望次再戰時,我的模型已經有上更多的色了......XD

2014年10月1日

最近的戰事速記與心得(二)。


幾週下來,幾乎"瑪麗亞:奧地利繼承戰爭"已經成為必開之一。

在二十多場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著千奇百怪的戰法,有時候我覺得反而不一定是爭輸贏,而是幫設計師測遊戲,開發無限的可能XD








紀錄一下最近的戰事速記與心得。





Twilight Struggle/冷戰熱鬥


這場主要是閔喬帶著我玩,教我順便也讓我學習冷戰熱鬥,由我扮演蘇方,而閔喬是美方。

我也知道這款遊戲吃熟悉度,所以開場就直接東德就掰掰,丟掉,然後一些牌掌握的不是很好,計分牌
弱勢,早期就變成美方16分遙遙領先XD。

後來東歐有被我拿回來,開始在非洲跟東南亞布局,分數有拉近了許多。

印象最深刻的是中期,我中了"捕熊陷阱"竟然三回合都爛骰解不掉,被迫棄牌,在這段期間美方大舉進
軍中南美,也把我的東南亞翻掉,同時我原本想要計分的卻賺不回來,尤其是中南美洲實在是很難入侵
,最後閔喬就在中南美計分下,KO掉了我的初體驗......

其實冷戰熱鬥一直想開,卻一直錯過機會,這次終於能夠一償宿願,雖然很需要多玩幾場來了解整個牌
組,以及打法跟技巧,有些人會討厭這種吃熟悉度的手牌遊戲,感覺就是"虐菜",不過除了冷戰背景我
很喜歡外,我倒是覺得這樣才有競技感,當然整個事件牌價上這種競爭的代入,非常符合冷戰時代兩大
強權的較勁。

雖說如此,有時候太多戰爭遊戲又融合了外交跟探判,會覺得口乾然後舌燥有點虛脫有點累。
撇開熟悉度,能夠很單純很直接的面對面衝突,不論是你打我兩刀我踢你兩腳,還是影響力布局,爭奪
區域的控制,你搶下來我搶回去這種方式,這種對決,是很棒的體驗。








【Maria/瑪麗亞:奧地利繼承戰爭】

很難得的少數幾場能夠挺進1743年XD,如果以事後諸葛論來說,那麼,普魯士從頭到尾就沒打算想贏
,想贏的護皇軍。

這場幾位玩家彼此之間的張力很夠,同時手牌跟進攻點也掌握的不錯,丹尼扮演的是普魯士,阿昇則是
法軍,又是我當了奧地利。起始的手牌上很單純的都抽到紅心跟方塊區的牌,波希米亞的部分,也就是
防守點可以拉到西利西亞的中間以及巴伐利亞邊境內。

巴法開場分軍雙路線一路搶布拉格,一路往維也納移動,所以我把合軍,重兵布在布拉格附近,另一路
則在紅心區擋普軍,雙塔兩個在繞圈圈的輪流換防,同時第一戰有嚇到法軍,利用方塊優勢重擊巴伐利
亞(其實我兵很少,剛好對方也是試探,所以就被唬住,幾張大牌出來打退)。



至於普軍的推進,對我來說很正常的大致上1741年結束前推到了國界處,薩克森也往布拉格進軍,此
時的普魯士藉由跟法國談合作,對於布拉格的佔領假外交真佈局(這是事後回想)。

從1742年開始,我冒著被斷補的危險強行擊破普軍 Leopold,加上百搭牌一舉造成薩克森中立。
我突然警覺到,唯有這樣布拉格變成空窗,因為都沒人去拿下,法軍也注意到這點,趕緊合軍往布拉
格衝刺,而我也回頭趕到,準備迎戰法軍,普魯士此時進軍非常的緩慢,不知道盤算些什麼。

而另一頭則由 Khevenhüller和 Batthyány的主力部隊(16)進軍西利西亞,除了目標是普軍補給車外
希望能夠奪回失地。

1741年的冬天,原來法軍轉移目標把兵捕在了尼德蘭,而波希米亞的部分等我與普軍衝突後再繞道伺
機拿取。尼德蘭的部分,除了開場選票區拿下這個標準SOP外,令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是護皇軍的好戰,
屢屢跟法軍開戰,但是我需要這樣,解決來自法軍的壓力好讓我去專心面對普魯士。

進入到1743年,我認為關鍵時刻就是這裡沒有去拉一下政治,整個崩盤,普軍遠征軍被放出來,造成
我的北上軍隊就算有兵力優勢,但是卻沒有手牌優勢,並且捕給線比普魯士還慘,算盤打壞了,加上
義大利不小心的形成扣牌狀態,讓我感到非常的懊惱,不過事實上我還是一直抓襟見拙,普魯士由於
變相的停戰,在手牌上及花色壓著我使我沒辦法介入政治,而變主導了政治階段。

而護皇軍消耗法軍的戰力到了臨界點,法軍幾乎被整個打倒,我以只能順水推舟的去放掉尼德蘭給護
皇軍自己去守,也就是整個放空不幫忙,希望法軍能夠藉此來反而給護皇軍壓力。


不過被打穿的法軍,因為關鍵時刻的算錯補給,造成已經來不及擋住護皇軍,而我 Arenberg此時
正趕在從後方攻打巴伐利亞的路上...........

最後法軍3,普軍4,奧軍2,護皇軍獲勝。


2014年8月21日

最近的戰事速記與心得(一)。

今年可說是戰棋年,突飛猛進的一年,紀錄一下最近的戰事速記與心得。
























【1775:Rebellion/1775:叛亂】

這款遊戲,由我扮演美方大陸軍與民兵,而泰羽則為英國軍方,正規軍與保皇黨。

戰事初期,英國正規軍大量由魁北克及紐約州壓制我的大陸軍,以至於我打著游擊戰術邊打邊跑,
一路退到了維吉尼亞與南卡兩州。 

此時的美洲大陸分成兩半,雙方殖民勢力一直僵持著。

最後,英軍方強大的正規軍以及盟友黑森林軍的雙管齊下,以至戰局對我非常的不利。
英方趁此率先宣布停戰。

最後回合,想不到竟然抽到蒙哥馬利以及法軍支援,於是強行在羅德島打開缺
口,最後反倒是9:7,我所率領的美國大陸軍獲得僥倖的勝利。

1775與前作1812來相比,的確我會喜歡1775,因為在1812的戰術推進上,太過於強勢,例如殖民地的奪
是顯而易見的,加上你可以耍賴式轉進轉進再轉進,灑豆成兵,或是穿心式直接繞過防守線,你就會
感受到廣大而肥沃的土地無人看守,當然喜歡玩這種戰術的人我會推薦1812是首選,好像打籃球那樣快
反快攻,你來個區域聯防,我就專打你外線。

而1775就好比一個失火中的房子,起火點很多,一次全滅不太可能,反倒是火太大先放掉,先從小火滅
也可以,雖然有些遊戲,你放著不管他就一路燒著你,但是因為1775的"區域控制"玩法,會讓你很有選
的空間,一團泥濘的地方,等到雨停了,在踩過去也不遲。

也就是因為這樣,1775在戰術上需要拿捏,停戰以及勢力奪取並不是馬上,而是布局在布局,所謂,天
地利人和(這款遊戲應該是:卡運、骰運、敵手心態),到頭來被翻盤是常有的事。





















【A Few Acres of Snow/北美風雲錄,aka雪嶺悍將、幾畝雪XD】


先撇開這款的敗筆BUG說,這的確是款非常有趣的遊戲,尤其是他用斗咪的玩法來詮釋敵我雙方的資源
戰力,我把他解釋為雙方將軍的運籌帷幄、錦囊妙計。不過對於區域卡,區域的控制也是變成抽牌,甚
至會卡你的手牌,這一點就有點沒有帶入感,或許我需要有人更好的解釋來說服我。

為啥我要對這個區域有所控制或是布局,沒辦法掌握?可能是當年的殖民因素還有那種未知的大陸觀。
還是有點怪怪的XD

那麼,綜觀以上,這是款有點苦的戰爭遊戲,行動上跟配置乃至於打法戰術,沒有太多轉圜的餘地,也
吃經驗。

這場由我當財大氣粗的英軍,而阿正則為海盜法軍。
我是憑著上一次的記憶打的,所以我深知Albany的重要性,所以率先拿下。

自此雙方都在此地展開攻防戰,原以為我可以打著消耗戰,不過後來想想,我英軍耶~幹嘛打消耗戰,
上我的警覺性不夠,感覺一直在作浪費錢的動作,以至於添購兵力的速度沒有阿正快。

兩場重要的戰役Albany跟Casby都輸掉,加上阿正手中搶了一堆原住民在那邊擾亂我,或是動不動就Raid
偏偏我想要趕快蓋要塞卻蓋不出來,這邊有卡手牌又吃手牌運,有點懊惱。

最後被阿正控制的法軍一路搶到底,紐約淪陷,法軍獲勝。
























Napoleon's Triumph/拿破崙大捷,aka奧茲特里茲之役

這遊戲我跟RD都很愛,於是馬上找時間來試跑,很可惜的沒有打完,期待下一次的相遇XD
之前我有款Guns of Gettysburg,那時候規則書就有說明他採用這款的規則加以強化,這次終於一睹
拿破崙的丰采。

起始配置是固定的,也就是雙方兵力你知我知,但是上了戰場的"佈陣配置"就不得而知了,戰局開
打時,到底對方藏了什麼東西,也必須靠著規則上的佯攻來試探,或是打了才知道。

這種戰爭迷霧,非常符合戰場實況,尤其是那個小木塊一列列的推進,一列列的站台嗆聲,這種抽
象的美感我非常喜愛。相較於關原之戰,木塊就作的太大了,疊起來真的....恩,一看就兵力強大,
但是對於戰場比例的掌握就很醜。

遊戲中大至分成步兵、騎兵跟砲兵,步兵是這場戰事的主力,在傳統陸軍戰的中流砥柱,尤其拿破
崙一改法將傳統的消耗戰,改變為線型戰術,所謂的快攻流,不過目前這部分還完不出來他的韻
味。騎兵速度快,戰力弱,偵察或是強推前線作戰術性的試探,猜猜對方葫蘆裡面的藥,這一點輔
輔相成。

砲兵在這裡可以說是"砲台",開場布陣之後就很難去動他,大砲架好又要移位撤退,必定人仰馬翻
死傷慘重但是也因為這樣你所設好的"陷阱",怎麼樣的讓對方去買你的單,誘導來砲兵前逛街給
我轟一下,因此布局與地型考量是這款游戲重點。

因為這款遊戲很吃地形,開闊、丘陵、城鎮、要塞、濕地......等等,每個設立前線點,或是開戰點
都是你的量,各種地型的優劣加成,配合戰爭迷霧的設計,加上本身是玩劇本為主,所以情境跟
歷史感相當優秀

期待下一次的戰報。
























【Rivet Wars/鉚釘戰爭

這款相當歡樂的一戰背景遊戲,帶有濃厚的蒸氣龐克感的微縮戰棋,這些大頭兵相當的可愛,對於
陣營的刻劃又栩栩如生。

當然,常會有人拿來跟Dust來比,我倒覺得這款有這款的特色,兩個是不同型態的遊戲。

在吉姆邀約下開啟了這場戰爭,我使用美軍方,美軍的火箭彈兵跟砲兵相當的不錯,而吉姆的德軍
有著各式令人嘖嘖噴奇的戰鬥機甲,跟無敵風火輪XD

既然是一戰,壕溝戰場的成份很重要,加上是玩劇本,搶奪據點,每回合都會有重生的點數可以購
買兵力,於是說這是一款源源不絕的戰鬥遊戲。

我很喜歡這一點,就戰爽爽啊~

當然在各兵種的能力上,這款遊戲很直觀的就是"一物剋一物",於是我某區被打敗那我就換另一種
來剋你這樣的競爭模式,或許有人會不喜歡,導致在布局上偏向下象棋這種樣式。

我跟吉姆兩人你來我往,我用砲兵反擊他的機甲,他的瓦斯兵搞得我烏煙瘴氣的,讓我很頭痛,英
雄人物需要耗費較大的資源點,所以派出的時機很重要,關鍵時候前線還撐得住,我就馬上派我的
"美軍小馬"騎兵英雄衝鋒陷陣。

最後,連出幾張目標卡,先完成目標,由我扮演的美軍獲勝。
























【Maria/瑪麗亞:奧地利繼承戰爭】

這裡要先謝謝阿正與JC,在今年終於完成了開全規則的目標。

不愧是譽為"最佳三人戰棋",整體的韻味很夠份量,也同時讓人想要深刻的去研究戰術及策略
改天有空,一定好好寫篇戰報以及策略分析。

間單的來說這是二家打一家的遊戲,法軍與普魯士強暴奧地利,但是中間維持著"恐怖平衡",法軍
往往有著地利,而普軍則是充滿了手牌的財力。

奧地利?
只能靠智慧來解決這場戰事,他的矛盾點在於普魯士想要贏,可是法軍也想要贏,當奧地利撐不住
的時候雙方則計算最大利益。那麼,奧地利的春天到來,包括政治談判上,包括尼德蘭區的聯軍壓
制法國本土,在在的都是你可以抓住的契機。

最近連開了數場,皆由我扮演奧地利,這種被虐的苦中作樂,讓我很重新的思考"戰棋"遊戲的本質
跟他的設目的為何?

並不是你想要硬幹法,想要去拼牌拼骰就一定拿的到,尤其是瑪麗亞的拼牌,非常符合那時代的"消
耗戰",這種打人三千自損五千的打法,非常不洽當,而在規則上冥冥之中,就暗許也釋出了奧地利
該走的一條路。

大部分時候,我都敗於一點小差錯,例如頑固的兩面作戰,這樣根本沒有談判的空間也沒有談判的
籌碼,不然就是我犯了調度錯誤,原本可以堅持住,卻被勢如破竹。

當崇貞皇帝打開家門時,眼前竟是一堆流寇,還來不及想著清兵到底要不要入關,就在找尋上吊的
地點。

瑪麗亞是款連通管的遊戲,連通管維持一種平衡,偏哪一邊水就溢出來,溢的越多管內水也就所剩
無幾,那麼,還會不會有平衡呢?

我一直在思考倒底奧地利整體戰略該趨向於主動還被動。

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玩法,前些日子的教學場,由RD扮演的普魯士太過於保守,但是在政治上
取得主導權,閔喬的奧地利主動出擊,攻擊是最好的防禦,郭哥的法國雖然掌握不到戰局優勢,但是
關鍵時刻的順水推舟,卻使得立於不敗之地。

這種三人互相牽制,亦敵亦友的感覺,是我愛瑪麗亞的原因。
























【Sails of Glory/榮耀之帆

同屬Wings系列的遊戲,這一次焦點放到17世紀大帆船身上。

延伸閱讀:Wings Of Glory

很可惜上次是臨時試跑,體驗一下,沒有玩的比較深入,下次得要好好體會。

相較於前面同系列,以及類似系列作,這一款目標在於"口味深度"
鉅細靡遺的把海戰,帆船性能都給擘劃出來,包括船種間的性能,這一點大船與小船,快船與戰船
的優劣特色作的很好,因為你要掌舵,包括水手的動作指令,乃至於風向的預測、操帆,作的非常
擬真。

但是,這種模擬控的遊戲,不一定適合全部的人,大部分時候就是玩的"手忙腳亂"
但是,手忙腳亂也是樂趣啊(茶~)

打仗嘛,哪有一帆風順,簡簡單單的就丟幾顆骰子判定,這款遊戲由於所需的指令比較多,相對來說
就有可能發生,對方在你左舷,結果你右舷開砲,左舷忘了裝填的烏龍。

不然就是上一秒還在對方船尾,準備登甲板肉博,刺刀都上好了,結果一陣北風吹來,變成船距拉
開,對方砲打個你措手不及。

很多遊戲都強調單位的性能差距,是否能力挽狂瀾,抑或一蹶不振,並且機制與時代背景代入感,
這款絕對擁有。